逝者如斯夫

江浙一带的人,如果家人过世,往往避免“死”这个字眼,而代之以“没了”,或者“走了”。当年,爷爷过世,我还只有2年级,踢得一身臭汗回到家,妈妈对我说“阿爷没了”。

那时对“没了”一点概念也没有,只是觉得晚上气氛颇为异常,大概过了1个多月后才算恢复。后来慢慢长大了,旁敲侧击的知道了阿爷的许多往事。他去世前2年才从牢狱中获得自由,所以我出生到读书一直都不知道我还有个阿爷。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天天晚上听美国之音,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去世前似乎已经感受到上帝的召唤,理了发,整理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然后主动去了医院。2天后,在医院的病榻上,平静的无疾而终。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早些知道阿爷的这些典故,如果他能晚走几年,说不定我能帮他写本回忆录之类的东西。可惜,这样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他留下的,只有一本圣经和一本1921年企鹅书局出版的Webster大辞典。

外公走得的时候,我已经大二了。外公和洋派的阿爷,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外公是个双胞胎,可惜生下来的时候另外一个就夭折了。因为这个原因,他身体一直不好,后来为了养活全家,还曾经卖过血,体质更为虚弱,临走之时,神志非常模糊。外公生前是一个优秀的厨师,在医院里做营养餐的,拿手好戏就是糖醋排骨。那时候上海吃肉要凭肉票的,我们家的肉基本都到我嘴里去了,外公还经常从医院带回来糖醋排骨,那味道是永生难忘啊。

在外公没了的10年后,我又去了龙华殡仪馆。这次悼念的是公司分管人事的副总,一位很和善的人,用英文来说就是非常nice。享年才58岁,刚刚迁了新居,应该是开始享福的年纪,可惜就这么走了。记得有一次公司开会,那时风传公司业绩不好,不会加薪,他就当众宣布加薪照常,博得一片掌声。一个近1米8的大个子,在灵柩中缩短了很多,让人看了感慨不已。

人生如戏,有始,有终。吾等平民,无他求,善始,善终,知足,常乐,足已。

3 thoughts on “逝者如斯夫”

  1. 是因为天气的关系吗?怎么写得都是苦哈哈、伤感的。

    最有聊头的原来是跟爷爷们有关的事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