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

kekexili.gif

本片的导演陆川说,拍完电影后,他对环保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他说,原来他心目中的环保就是背着个大包,带着个塑料袋到高原上捡垃圾,手拉手保护藏羚羊。但是在可可西里实地拍摄后,以及和巡山队员进山抓捕偷盗者的经历,使他发生了改变。他对记者说,”(大意如此)“环保其实就是要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教育机会,生活改善了,人们对藏羚羊的兴趣就自然就降低了”。其实,这也是可可西里给人最大的启示。

电影中除了偷猎者老板,其他人都不是铁板一块的脸谱人物。在可可西里这样高海拔的无人区,所有的外来人互相之间都有天生的亲近感。就像我们在高原旅行,开阔的视野中有第二辆车出现,就会非常高兴,会毫不吝啬的挥舞双手互相致意。但是在可可西里,出于不同的利益,人们立场鲜明,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偷猎者很多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3元钱剥一张皮也只是为了糊口,但是却要冒着走不出这片不毛之地的危险。巡山队经费缺乏,被迫变卖收缴的藏羚羊皮换取汽油和其他必需物资。此时,世俗的道德已经变得模糊,让位于赤裸裸的求生欲望。

陆川在电影中起用了大量业余演员,藏语对白也占了很大篇幅,还有演员的本色演出,这使其比那部满口法语的《喜马拉雅》更有真实感。虽然电影本身还有很多瑕疵,但是我们从中看到导演的诚意。就像《读书》所说的,陆川充分尊重了观看者的智商,没有人能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也没有那么多累赘,就像昆丁。瓦伦蒂诺德《低俗小说》一样利索。如果要对《可可西里》做个评价,我想这就是最好的评价。

3 thoughts on “可可西里”

  1. 看这部片子,感觉到的是无奈,是悲痛,是长时间的无语。(上海话:挖涩,胸闷)

    希望更多人在看完这片子后,能有一些深刻的感悟。

  2. 环保和发展,从来就是对立的,这个世界性难题,至今还没有在一个国家得到过很好的解决,哪怕是理论性的。
    很大程度上,环保就是保持原样,发展就是改变原样。
    就像旅游,其实也是对环保的破坏,旅游者对当地人的每一个眼神,都对当地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改变
    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环境改变,往往还是朝坏的方向改变。但是,谁,又能阻止别人旅游的权力呢?

  3. 可可西里看毕,没有想象中好。倒不是说拍得不好,是因为此前看过同一题材的纪录片《平衡》。真实发生在野牦牛队的一切比电影更残酷,更揪心。有兴趣的话的去看看吧。

Leave a Reply to joyful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