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摇滚学校

把这三部电影放在一起,因为他们基本属于同一类型。死亡诗社是开创这一类型题材的开篇之作,放牛班的春天则是死亡诗社和音乐之声的混合体,而摇滚学校是前者的摇滚版。



看过死亡诗社(Dead poet soceity)的人,肯定会对那句“Captain O’My Captain”印象颇深。罗宾.威廉姆斯饰演一位在男生高中学校任教的老师,教授诗歌文学。他的教学方式颇为惊世骇俗,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撕掉课本,然后让学生站在课桌上,教会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司空见惯的事物,以燃起他们的激情。同时,根据高中男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把诗歌和体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体会热情。然而,即便是在美国,这样离经叛道的方式也是为社会主流所不接受的(可见美国的主流社会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开放)。最后,矛盾的发展以一位学生的自杀,这位老师被开除而告终。在影片最后,当罗宾.威廉姆斯默默地离开教室时,学生们自发的站到课桌上,一起说Captain O’My Captain,那种内敛的激情会让人感到心潮澎湃。

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说的是一个音乐老师,在类似于管教所一类的学校中谋得一封职位。他通过成立唱诗班的方式帮助这些自卑、敏感的学生找回自信,同时获得社会的认可。男主角是个可爱的老头,中间还穿插了一些老头的感情生活。这类电影是骨子里浪漫的法国人的专利,本片还获得了今天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

最后来说摇滚学校(School of Rocks)。如果你把你的小孩送到一所贵族寄宿学校,每个学期学费15000美金。然后你发现,在一个代课老师任教的3个月里,你的孩子什么都没怎么学,但是对摇滚历史异常清楚,可以和你从猫王侃到甲壳虫,甚至熟知某些你已经快遗忘的乐队的名字。这还不算完,学期结束后的家长会上,你发现这个代课老师是个冒牌货,你是不是会发疯?是的,这个电影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当然这个代课老师也不是一点本事没有。他会报着一把吉他给你上数学课,“How much is 9 times 8?”之类的提问会经常会伴随着吉他和弦。然后他把整个班级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摇滚乐队,名字就叫做“Scholl Of Rocks”。他在教室里演练的时候,我老是担心那个教室们会被校长从外面打开。不过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那些孩子们早就想到了这点,一有异常他们马上可以收起乐器,然后装出一脸虔诚的求学样。虽然本片最后有个不算差的结局,只是这样的结局只能存在于电影中。

不是吗,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会在感情上完全倾向于这些有些疯狂的老师的;等我们长大了,我们会圆滑的站在貌似客观的立场上,理解但不支持这些老师;等到我们这代人做家长了,我们也不可避免的会变得保守,呵呵。

3 thoughts on “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摇滚学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