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UK Ireland 游记 (十一)

2019年2月15日 周五

今天的安排比较宽松,直接去比斯特购物。看了下比斯特集团在欧洲的分店,巴萨/马德里/米兰的我们都曾经去过。到了比斯特购物村服务中心拿优惠券的时候,才发现一张纯银联卡都没带,幸亏及时在网上找到了VSIA的二维码,才得以顺利拿到。这个优惠券还蛮有用的,省了不少钱,不像在日本的Premium Outlets那样聊胜于无。

Street in the morning, London

购物的时候在 the white london看到一只雪豹的毛绒玩具,独一无二的一个,立马下手买了下来。后来越看越好看,现在就一直躺在我们的床上。

Snow Leoperd @ Baglioni

下午购物结束后就在山水餐厅吃了一碗鸡汤面,味道真是不错。

Chicken Noodles in Superior Stock @ Shan Shui Restaurant

购物完了以后就往回走了,小插曲是火车公司的app出错,怎么都下载不了车票二维码,结果车站工作人员手写了一张,意思就是让这两个人进出云云,让人想起战争时期的手写通行证。这次回到伦敦Marylebone车站,手上东西太多就打了辆车回到酒店,略微休息了一下就去往隔壁的Whole food买了些巧克力坚果之类的礼品,在二楼吃了晚餐。Whole food 感觉像上海的Ole,开在肯辛顿宫边上的肯定不会是平价超市。

Whole Foods Market, Kensinton High St.
Whole Foods Market, Kensinton High St.
Whole Foods Market, Kensinton High St.
Whole Foods Market, Kensinton High St.
Whole Foods Market, Kensinton High St.

 

2019 UK Ireland 游记 (十)

2019年2月14日 周四

今天计划一早去牛津,结果土猫发现之前借来的牛津校友卡落在家了里。早上也不顺,吃完早饭已经走出Hotel突然肚子疼,只能回来上个厕所休息了一阵子。等体力恢复了再加上心有不甘,10点多又出发了。坐了公交车下来又走错了路,好不容易到了Marylebone车站,在售票机上耽搁了一会眼睁睁错过一班列车。土猫说老天爷这么阻止我们是不是就不去了,我说不行,事后证明排除万难的获得的回报都是值得的。

终于坐上火车后看到一个红衣服的老外和几个中国人讨论留学的学校选择,后来知道他们都是比斯特购物村雇佣的导览员,帮助你购票和上车。伦敦到牛津车程一个小时不到,车厢里大多数人都在比斯特购物村下车了,到了牛津下车的反而不多。

Oxford Pathway, Oxford

出了火车站我们就去了Natural Science Museum, 这是此行第三个类似的博物馆,结果让我们大呼过瘾。人类学的展馆让我们俩是流连忘返,陈设的展品相当紧凑而又有逻辑性,譬如人类是如何对待战败者的(对手下败将头骨的处理);爱斯基摩人由于没有化工产业,所以他们拿鲸鱼的肠衣做成雨衣来挡风遮雨;各个时期欧洲武士盔甲的真实再现。此时突然想到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欧洲的古装戏好看,为什么类似《权利的游戏》之类的古战场美工会那么好,因为他们有那么多人做专题研究,成果就直接拿来被美工发挥使用,效果自然逼真了。而中国的电影很多时候欠缺这一点,和人类学在中国不发达也有关系。

The Hall,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Chalk Kulap Figures –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Women Cloak –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出了博物馆,对面就是College Keble,看介绍成立于1870年。红砖宿舍围绕的下沉式草坪让人觉得静逸无比,坐在石凳上晒着太阳也陷入流连忘返的境界。听说食堂非常有趣可惜无缘进入。

Keble College, Oxford
Keble College, Oxford

出了大门,沿着Museum Road一路向前,路过Queens Lane从叹息桥下穿过,看到一个帅小伙子骑着自行车准备进入院子,里面的美女顺手帮他开门,然后两人对视一笑擦肩而过,让人觉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Lovely house, Oxford
Museum Road, Oxford
Bridge of Sighs, Oxford
Queen’s Lane, Oxford

下一个目的地是Magdalen学院,王尔德念书的学院,名头很大,但是感觉没有Keble平易近人,还要收门票。我们想找Old Kitchen 吃下午茶,发现他只提供咖啡和酒,悻悻然只能另觅他处。

Magdalen College, Oxford
Magdalen College, Oxford

走到Queen’s lane coffee 点了一份英国国菜,Fish and Chips作为我们的情人节晚餐,味道超过我们的预期。

Queen’s lane coffee – Oxford, UK
Fish and Chips – Queen’s lane coffee

此时距离回程火车还有2个多小时,正想着如何打发,偶然在Google上发现7点有一场Talk, 由Maria Blanco教授主讲的“The Art of Old Age”。看起来是关于考古的主题,后来发现其实是关于文学的。Maria是一位拉丁裔,文学系出生。一小时的讲座在半小时后略显枯燥,按土猫的说法这也是一个掉书袋的教授,不过能在牛津听一场讲座也算一个有趣的经历吧。

Lecture – The Art of Cold Age, by Dr. Maria Blanco

去往火车站的路上路过好几家书店都关门了,只有WaterStone还开着,顺便买了本克洛普的传记。看来延长营业时间和加入连锁是一家书店的生存必须之路啊。

Queen’s Lane in the night – Oxford, UK
Queen’s Lane in the night – Oxford, UK

回程的火车停在London Paddington 车站,帕丁顿熊出没的地方。转地铁的时候看到Don McCullin 的摄影展广告,一旁的路人极力向我们推荐他,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摄影师。算了下时间安排我们也只有在周六早上有档期了。

Don McCullin

2019 UK Ireland 游记 (九)

2019年2月13日 周三

有两个朋友推荐了位于Notting Hill 的 Lendburry餐厅,我们早早的预定了周三中午的位子。出发时碰上了巴士掉链子,似乎没有按照预定路线行驶,越走越远了。只能下车再换一辆,结果还是没有走预定路线,庆幸的是最后一刻拐了回来。

Notting Hill, London

Lendburry看上去像札幌的Mauri,坐落在居民区中,服务生非常Decent,菜式偏向分子料理。边上一桌坐了两个似乎是东北人,用餐中看到一个衣着清凉的东方女子,想来应该是中国名媛,看起来这是个网红店无疑了。

Ledbury Restaurant – Notting Hill, London

用完午餐,沿着Notting Hill一路走向Kensington Palace,路上又见到了松鼠老朋友。走到Kensington正门发现已经错过开放时间,索性继续往前穿过肯辛顿花园,一看就是我们住的酒店。原来我们下榻的地方距离凯特王妃寝宫不超过2英里的距离。

Kensington Gardens
Kensington Gardens
Baglioni Hotel London

看时间还早,我们坐车去了V&A,参观了Dior设计展。特展当日门票早已售完,幸好我们有Baglioni的特别入场券才得以顺利入场。原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成衣设计展,结果三观完全被颠覆,对时尚的理解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Dior除了对服装的款式,对服装的材质也有深入的研究。很多的款式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基于材质的特性做发挥。时尚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而非空中楼阁般的脱离大众,例如早期Dior设计的衣服都是Ready to Wear的。Dior之后的那些设计师,除了YSL还有些Dior的影子,其他看来都偏离了他原先的轨道,也许随着时代的变化,能够屹立与时尚圈而不倒的确是需要做些妥协吧。

V&A – 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
V&A – 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
V&A – 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
Victoira and Albert Museum

结束后我们准备坐巴士回家,不靠谱的巴士系统让我们寒风中等了很长时间,看来今天不是个好日子。午饭吃的比较饱,所以我们就在一家不知是印度人还是土耳其人开的小货铺买了两包泡面晚上随便对付了一下。

2019 UK Ireland 游记 (八)

2019年2月12日 周二

今天第一个目的地是丘吉尔战时博物馆,网上评价很高。它其实是丘吉尔当年二战时候的战时办公室,为了防止德国人的轰炸,在地下室里面办公。同时这也是战时指挥所,所有的信息都汇总到这里,热线电话则连接美国白宫。丘吉尔的童年也说不上很幸福,虽然出身名门,第一次竞选公职,也是靠着他堂兄弟的赞助。地图室的三块方糖挺有意思的,有一个军官最后一天在这里上班的那天早上,老婆在他口袋里放了三块方糖。结果二战胜利后,他把方糖留在了地下室里,关上门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一直到九十年代地下室重新被打开筹备博物馆的时候,才重新发现着三块糖的痕迹。此外,博物馆有个录像反复播放丘吉尔葬礼,每次看到再伟大的人也会离开人世总要唏嘘一番。

Churchill War Rooms
Churchill War Rooms
Churchill War Rooms

前往丘吉尔战时博物馆要路过San James Park,里面的小松鼠真可爱,也不怕人。旁人给我几颗长生果,我也学着样招来几只松鼠,感觉非常萌。

Cute Squirrel, S’t James Park

下午搭红色巴士去了大英博物馆,参观了King of Assyia亚述王特别展。由于对亚述王这段历史了解不多,所以感受不是特别深。之后去看了常设展,巨大的展厅在有限的时间内也无法面面俱到,只能匆匆的参观了一下中国馆。对大英博物馆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那个中庭,和卢浮宫异曲同工,大面积透明的顶棚贪婪的吸收着阳光,区别是卢浮宫大厅在地下,而大英是在地上。

The Central Hall of British Museum

晚上的计划是观看音乐剧《悲惨世界》,换完票后看时间还多,就在边上的唐人街吃了PHO作为晚饭。点单的时候发现居然没有火车头,哈哈。不过那个牛肉真是好吃,让我们浸润了一个多星期西餐的胃大呼过瘾。

Les Miserables – Queen’s Theatre

进入皇后剧院,环顾四周发现其实挺小的,音响效果则是绝佳。情节其实滚瓜烂熟了,主演的演技和声色也是非常棒,特别是那个小男孩,俏皮的可以。

Inside of Queen’s Theatre
The roof of Queen’s Theatre

最后那首歌听的我是热血沸腾。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the songs of angry men?
It is the music of the people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
There is a life about to start
When tomorrow comes!

 

演出结束走在午夜的伦敦街头,神曲一直环绕在我的脑海里,一直伴随着我回到祖国。

Queen’s Theatre

回酒店的路上看到荷兰领事馆的外墙打着郁金香的倒影随风而动,非常有趣。

荷兰领事馆外墙 郁金香光影

叔叔的葬礼

2020年4月11日,早上8点,和爸爸从小区出发,前往嘉善殡仪馆参加国靖叔叔的葬礼。清明后一周,阴雨绵绵,我们一路从S4转S32顺着GPS的指引顺利抵达。

我爸爸一共四个兄弟加一个妹妹,他排行老大,国靖叔叔排行第三,却是第一个离开的。大概一个月前的3/8日,爸爸还和他通过电话,但是当天下午即遭遇不测,头部遭受严重打击,约三周后离世。他原来和阿娘住在一起,在茶陵北路的公寓里,2008年阿娘过世后,他也不住那里了(公寓后来被出售)。他先后住过双峰路的小房子,嘉兴的一个养老院,最终定居在嘉善附近的一个小区。直到发生这次意外,他一直和我爸时不时有着电话或者微信联系。

葬礼只有五人参加,我爸,排第三的叔叔,娘娘,我,和我的堂妹,排第二的叔叔在香港无法前来。仪式也很简单,爸爸简单说了几句,提到了3月8号的通话,然后就是绕遗体瞻仰一圈。由于遗体在冰柜中保存了一阵子,似乎身上有霜,而且也看的不是很清楚。不过能在这么个阴雨绵绵的江南4月,有我们几个陪同走完最后一程,也算不错了吧。

葬礼结束后,工作人员嘱咐我们把花圈放到一个角落,此时发现这个殡仪馆所在之处,形似半岛,是一条小河汇入大河的河口,三面环水,只有一条出入口,在河上还有一条县道高架而过。查了下地图,这条大河名为红旗塘,这样的位置也挺有意思的,应该有风水的考虑。

在等待遗体火化的时候,大家开始聊起了国靖叔叔的一生。说他这次开颅手术中发现有根动脉血管异常,恍然大家都觉得很多事情能够解释了,譬如他一旦急躁脸就涨得通红,还有他的脾气很倔等等。后来又谈到他的婚姻,似乎都觉得他的那个女儿不是他的。我对他的前妻有那么点印象,记得身材不高,喜欢跳舞。

大概一小时左右,遗体就火化完成了,我们去领了骨灰,放到寄存处,计划是择日再进行海葬,祝愿国靖叔叔往生不再受苦。

很多年以后,也许我们都记不得很多细节,但是我会记得这是一个江南四月烟雨弥漫的周六早晨。

另:回家前,去萨莉亚吃了顿午饭。